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成明 张雪 董志勇[3] Li Chengming;Zhang Xue;Dong Zhiyong
机构地区:[1]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081 [2]中央民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北京100081 [3]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1
出 处:《学术交流》2024年第2期110-129,共20页Academic Exchang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210302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站前)(2020TQ004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2021M700460)。
摘 要:精准扶贫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已有文献表明,精准扶贫在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方面具有显著成效,但其对居民主观福利的影响尚不明晰。文章基于2013—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就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户主观福利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户的主观福利有显著提升作用。此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研究发现,精准扶贫政策不仅提升了消费水平,而且增加了社会互动,进而提升了居民主观福利。异质性分析发现,精准扶贫政策对中老年户主、受教育程度低的户主、中西部地区和深度贫困的家庭有着更强的主观福利效应,体现了精准扶贫政策的包容性。文章从主观福利视角补充了精准扶贫成效的微观研究,对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有重要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