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程远越 陈一鼎 蒋敏之 陈敬贤 王明丽[3,4,5] 张俊玲[3,4,5]
机构地区:[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安徽合肥230032 [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安徽合肥230022 [3]安徽医科大学临床病毒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2 [4]芜湖天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安徽芜湖241000 [5]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安徽合肥230032
出 处:《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24年第2期99-103,110,共6页Journal of Jiangsu University:Medicine Edition
基 金:安徽省教育厅2020年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20xsxxkc249);安徽医科大学博士科研基金资助项目(XJ202001);安徽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20A0141)。
摘 要:肾移植术是目前治疗大多数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最有效方法,但肾移植术后的患者易发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 HCMV)感染性疾病并严重影响移植后器官的功能。在免疫系统功能正常的人群中,HCMV感染常表现为无症状。但在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中,如肾移植术后患者,HCMV感染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临床现有治疗药物如伐昔洛韦、更昔洛韦等虽可以有效地预防器官移植受者的HCMV感染,但该类抗病毒药物易产生耐药性、血液毒性、肾毒性、致癌性及生殖能力的损害等不良反应。本文针对HCMV UL97蛋白激酶的抑制剂及其第二代抑制剂、依赖宿主代谢途径的抗病毒药物以及早期的新型小分子合成抑制剂等新型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和临床试验做一综述。
关 键 词:人巨细胞病毒(HCMV) 新型药物 耐药性 肾移植 抑制剂 抗HCMV常规临床用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7.9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