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淮河流域出过哪两位农学家?对中国传统农业作了哪些贡献?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出  处:《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4年第1期34-34,共1页Henan Water Resources &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摘  要:我国自古以来,向以农立国,历代对农业技术的研究极其重视。淮河流域地处中原腹地,农业较为发达。远在西汉时期,今山东省曹县诞生了举世闻名的农业科学家汜胜之。他总结了当时农业生产经验,发展了战国以来的农学,写成农书18篇,即后世通称的《汜胜之书》。《汜胜之书》首次系统地把整个农作物栽培过程当做一个有机的整体加以研究,指出“趣时(及时耕作)、和土(土地的利用和改良)、务粪(施肥)、保泽(保墒灌溉)、早锄(中耕除草)、早获(及时收获)”这6个不分割的达到丰产丰收的基本环节.

关 键 词:以农立国 农业科学家 农作物栽培 淮河流域 汜胜之书 中国传统农业 中原腹地 基本环节 

分 类 号:S-09[农业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