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宋家臣
机构地区:[1]中国政法大学
出 处:《法治论坛》2023年第4期206-223,共18页Nomocracy Forum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视域下鉴定评估意见的认证规则研究”(项目编号:19BFX19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近年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框架体系的建立已经基本完成,进入了细节优化阶段。然而,现阶段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在实践中呈现出的程序衔接不畅问题,成为阻碍该制度发挥公益保护价值的最大障碍。其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仅强调以国家作为私主体的自然资源所有权的保护,没有以公众环境利益为本位,不能有效贯彻公益保护理念。而环境权理论以国家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公共信托关系为基础,强调国家受托管理自然资源时必须以公众环境权益为最终指向,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生态环境治理观和生态文明建设观。因此,以环境权理论作为替代性分析路径,有望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程序衔接提供更加合理的优化方案。
关 键 词:自然资源保护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程序衔接 环境权 公共信托
分 类 号:D922.68[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19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