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而来:当代爱情题材歌曲创作的观念与形态流变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轩小杨[1] 

机构地区:[1]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  处:《艺术广角》2024年第1期111-118,共8页Art Panorama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社会语境中的艺术风格流变”(15BA013)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爱情歌曲在题材上有着较为突出的个体属性,但是从艺术形态到反映的爱情观及艺术观、审美观却清晰可见时代纹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爱情题材歌曲创作,展开一条纵向延伸的从突破到超越的轨迹。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突出典型性,以构建情感的、审美的范式为社会理想服务,时间约略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第二阶段社会理想化为人生理想,由致力构建“典型”爱情转向关注青春价值,时间集中在改革开放初期;第三阶段张扬主体个性,彰显青春本色,时间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及至整个90年代、世纪之交;第四阶段返身内观,既有自我沉浸也有精神超越,时间集中在新世纪开始的20年。

关 键 词:爱情歌曲 观念 形态 流变 

分 类 号:J604[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