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器官脱垂的编码探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蔡小丹 梁静敏 

机构地区:[1]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珠海市妇女儿童医院>病案科,广东珠海519000

出  处:《医药前沿》2024年第9期129-131,共3页Journal of Frontiers of Medicine

摘  要: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法与传统盆腔器官脱垂分度法对盆腔器官脱垂的分度标准并非一一对应,当医院使用的是POP-Q分度法时,编码员应了解到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中的女性生殖器脱垂分级采用的是传统的盆腔器官脱垂分度,编码时应该多加注意。而手术术式、手术部位、入路、手术材料的不同都会影响到ICD-9-CM-3手术编码,该疾病手术编码时尤其需注意是否用到补片或者移植物。编码员在编码过程中需不断地更新医学知识,了解当前中国诊治指南推荐使用的诊治方法与ICD-10中分类的区别与联系,需要了解每个手术的特点,从而提高编码质量。本文通过介绍传统盆腔器官脱垂分度法与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相关知识,了解两种分度法的联系与区别,以及针对盆腔器官脱垂的盆底支持组织缺陷的部位选择的手术方式进行探讨,从而准确编码。

关 键 词:盆腔器官脱垂 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 传统盆腔器官脱垂分度法 ICD-10疾病编码 ICD-9-CM-3手术编码 

分 类 号:R711[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