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性”的哲学考辩——从马克思“感性活动”观点看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策 

机构地区:[1]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121

出  处:《学术界》2024年第3期148-157,共10页Academic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分析哲学与康德哲学的关系研究”(19XZX01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当前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诸多哲学解释中,马克思的认识论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性”的底层逻辑在于大型语言模型的开发和利用,体现为深度学习和人工神经网络所依赖的数理机制。马克思从感性活动论出发,有力地阐明了人类智能生成的实践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使人类智能生成的默会维度和意向性维度得到彰显,从而睿智地预见到两类智能生成方式的基本区分。在人类智能生成过程中,感性活动论所揭示的逻辑与辩证性规范、形式化与意向性以及事实与价值的结合,对于未来人机融合智能的开发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哲学启示。

关 键 词:生成式人工智能 大模型 生成性 感性活动 

分 类 号:B0-0[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TP18[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