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敬之 Yang Jingzhi
出 处:《统一战线学研究》2024年第2期110-121,共12页Journal of United Front Scienc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法入规的规范配置研究”(23BMZ002)。
摘 要:宪法确立了国家统合和社会整合双重意义的民族观。宪法教育能够让青少年将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统一于标志着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宪法认同。宪法守护民族精神。针对青少年开展宪法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塑青少年的价值观,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思想基础。宪法保障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宪法教育能够让青少年深刻理解宪法中民族规范的内涵,将人生目标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根本目标。“价值—原则—制度—条款”的四层递进式宪法教育结构,为在青少年宪法教育中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基本框架。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嵌入青少年宪法教育的实践,已在宪法课程、普法宣讲以及大中小学一体化教育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青少年宪法教育在讲授内容上涉民族的主题提炼不到位,且侧重于知识性宣讲;在讲授方式方法上有待创新,实效性需要加强;在实践形式上缺少体系化等。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嵌入青少年宪法教育,须依托宪法教育的“四层结构”,立足我国丰富生动的法治实践,着重宣讲宪法价值和精神。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主线的新征程上,要深挖相关主题元素,汇编宪法故事,探索体系化实践教学,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宪法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 键 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宪法规范 青少年宪法教育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