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钦
机构地区:[1]日本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
出 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4年第2期198-213,共16页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摘 要:长期以来,关于鲁迅杂文的研究从来都是一个诱人而艰难,同时又不可忽视的工作:由于杂文之“杂”,使得它几乎很难在形式和内容上得到清晰稳定的概念规定,以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研究者即便有意识地从审美自律性的角度接近杂文,最终也往往会从一个名为“政治性”的出口徘徊而出。本文通过考察张旭东在《杂文的自觉》中对于鲁迅杂文作出的文学本体论层面的分析,探讨了杂文在鲁迅的写作实践中同时具有的内部和外部的推动力,以及“杂文的自觉”对于其他文类和风格的影响力;与此同时,通过聚焦“杂文的画框”的概念,本文也探讨了张旭东的这种尝试所透露的一个棘手的困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7.15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