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晨光 Guo Chenguang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
出 处:《文学遗产》2024年第2期99-112,共14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音乐文学通史”(项目编号17ZDA241)阶段性成果。
摘 要:景平二年(424)是刘宋朝的政治转折点。傅亮、徐羡之等废杀少帝刘义符后,拥立刘裕第三子刘义隆为帝,是为宋文帝。自此以后,文帝及刘宋政权一直面临着合法性的质疑:在政权内部,入继大统的理由不充分,导致其资望不足,涉及政权正当性和政治信任的危机函待解决;在政权外部,不仅与北魏存在军事上的竞争,而且由此产生了双方的正朔之争。文帝将文学作为争夺正统地位的重要手段:一方面,通过符瑞的造作、书写来制造“天命”,论证其承继刘裕大位、“受命于天”的合法性;另一方面,通过边塞诗实现王权“大一统”的理念。在此过程中,文帝注重重塑君臣关系,借此打造一种新的文学秩序,重建和维系个人及其政权的权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