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登峰 龚政 曾佩琪 张泽武[1] 黄振宇[1] LI Dengfeng;GONG Zheng;ZENG Peiqi
机构地区:[1]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东莞523000 [2]东莞市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
出 处:《华南预防医学》2024年第1期87-90,共4页South China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摘 要:目的 建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疫情涉疫场所传播风险评估模型并验证,为科学、精准防控疫情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研讨法确定新冠疫情涉疫场所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风险评估模型。运用所建模型分析2022年6-10月东莞市发生的8起新冠疫情涉及场所情况(包括涉疫场所87个、密接3 514例),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风险等级涉疫场所阳性续发率和密接阳转率情况。结果 风险评估模型确定了时间因素、核酸检测因素、环境因素、暴露因素等4个一级指标以及13个二级指标(风险影响因子)。得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很低风险、无风险场所分别9、15、32、31、0个,不同风险等级涉疫场所阳性续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涉疫场所阳性续发率随着风险等级的升高而增加。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很低风险、无风险场所分别有密接1 065、1 091、1 071、287、0例,不同风险等级涉疫场所的密接阳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涉疫场所密接阳转率随着风险等级的升高而增加,其中高风险场所的密接阳转率最高(1.1%)。结论 新冠疫情涉疫场所传播风险评估模型能快速地对涉疫场所进行风险定性评估,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3.11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