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南京210037 [2]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南京210097
出 处:《新闻爱好者》2024年第3期19-23,共5页Journalism Lover
基 金: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强化显政’的尺度及其把握(2023SJYB0168)”;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网络直播中的越轨行为及伦理研究”(22BXW08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如何认识与理解政治人格化传播自身存在的自反性危机,不仅事关政治传播效果的好坏,而且事关政治传播话语在媒介化时代的发展和转型。通过对政治人格化传播自反性危机产生的原因、表征及其应对方法进行探析,发现政治人格化传播概念内部天然地存在着张力,学界已有的研究与传播实践对人格(化)的认知偏误是导致其出现自反性危机的根源所在,而片面人格化、过度人格化、失范人格化是政治人格化传播自反性危机的主要表征。为了更好地应对政治人格化传播的自反性危机,在传播观念方面,应全面认识政治人格化传播概念丰富、多维的内涵;在传播技巧方面,应把握好政治传播主题与人格化方法的适配性;在传播主体方面,应坚持受众与主流媒体相结合的原则;在传播方法方面,应适度运用人格化方法,坚持多重传播方式并重原则。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7.15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