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晓[1] 宋继叶[1] 孙璐 ZHANG Xiao;SONG Jiye;SUN Lu(CNNC Key Laboratory of Uranium Resources Exploration and Evalu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Uranium Geology,Beijing 100029,China)
机构地区:[1]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核集团铀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出 处:《世界核地质科学》2024年第2期418-418,共1页World Nuclear Geoscience
基 金: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地勘费项目“全国铀矿资源储量数据库建设”(编号:地D2302)和“铀资源成矿规律与勘查部署建议研究”(编号:地D2303)资助。
摘 要:铀,既是最具威慑力的军事武器的“基石”,又给人类提供“光明”的重要“原料”。它“身体里”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仅1000 g235U所产生的能量就和2700 t标准煤相当,需要45节火车车厢才能装下①。铀元素最早是由德国化学家克拉普罗斯在1789年发现的,52年后法国化学家佩利戈特首次制得了金属铀,之后在1898年由居里夫人证明了铀具有放射性。
关 键 词:德国化学家 居里夫人 普罗斯 铀元素 标准煤 威慑力 放射性
分 类 号:TD868[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P619.14[矿业工程—矿山开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