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冯剑 张茹 王彩霞[2] 冯文利[2] 王红梅[2] 朱海莲 魏武杰[2] 李群燕[2]
机构地区:[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2]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300120
出 处:《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24年第1期42-44,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Dermatovenereology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基 金: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项目(编号:2021084)。
摘 要:目的 观察雷火灸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HZ)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HZ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伐昔洛韦和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在口服伐昔洛韦、甲钴胺的基础上加用雷火灸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价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的变化及水疱止疱和结痂的时间,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7%比76.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2.20±1.27)分比(5.03±1.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SQI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在改善PSQI评分上效果更好[(6.07±1.96)分比(9.19±2.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止疱时间:(3.10±1.15)d比(4.63±1.59)d,结痂时间:(5.30±1.18)d比(6.70±1.56)d]。治疗组水疱止疱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水疱结痂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火灸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期HZ安全有效,能更好地缓解疼痛,促进皮疹的消退和创面的愈合,缩短病程。
分 类 号:R752.12[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