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南阳”考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杜勇[1] 

机构地区:[1]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天津300387

出  处:《殷都学刊》2024年第1期1-6,19,共7页Yindu Journal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西周史》”(17ZDA1789)阶段性成果。

摘  要:商周时期的“南阳”,既见于传世文献,也见于殷墟卜辞。文献显示,春秋战国时期(前272年之前)的南阳,只是地域名,且有晋之南阳、齐之南阳、楚之南阳之分,但都不是具体地名,更不是政区名。甲骨文的南阳与雍地相对,当是晋之南阳靠近雍地(今河南修武县西)的某个地方。它不仅在空间距离上与殷商王都相近,而且在战国以前的地位和影响也是齐、楚南阳所不能比拟的。魏晋时期托名司马迁撰写的《太史公素王妙论》,说范蠡为南阳人实际并不确当。因为春秋时期楚地既无南阳郡,也无南阳县,甚至连地域名的南阳在文献中也未见踪迹。就范蠡的里籍来说,春秋战国之际属于楚国宛县(今河南南阳市宛城区),正确的表达应是宛人。故《太史公素王妙论》说范蠡为南阳人本不严谨,不能据以把楚地南阳地名出现的时间追溯到殷墟卜辞,断定早在商代后期就有了楚地南阳的地名。

关 键 词:南阳 甲骨文  范蠡里籍 

分 类 号:K877.1[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