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文娟 朱艳 梁慧 柏林康 王淼 WANG Wenjuan;ZHU Yan;LIANG Hui
机构地区:[1]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安徽合肥230000
出 处:《湖北中医杂志》2024年第3期9-13,共5页Hube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安徽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项目[安徽省科技厅皖社科(2020)41号];安徽省中医药传承创新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20ccyb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81403484);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KJ2019A0448);安徽中医药大学国家级项目培育基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9py01)。
摘 要:目的 基于“既病防变”理论观察艾灸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ERA)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及艾灸治疗的优势。方法 将我院56例E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联合叶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在足三里(双侧)、关元、命门、阳陵泉(双侧)、阿是穴进行艾灸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评分、病情活动度评分(DAS-28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抗环瓜氨酸抗体(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及治疗6个月后随访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评分、DAS-28评分、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两组血清抗CCP抗体、RF、ESR、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评分、VAS评分改善更为明显,抗CCP抗体、ESR、IL-6水平降低更为显著(P<0.05),RF、TNF-α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第6个月两组随访情况比较,治疗组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灸联合西药治疗ERA较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更佳,其可能作用机制与艾灸调节免疫扶助正气,改善RA滑膜炎症状态有关,且艾灸联合西药对ERA的远期疗效更佳。
关 键 词:早期类风湿关节炎 强健穴 艾灸 既病防变 作用机制 远期疗效
分 类 号:R274[医药卫生—中医骨伤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