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林贵[1,2,3] 刘自中 Yang Lingui;Liu Zizhong
机构地区:[1]东华大学 [2]得克萨斯农工大学 [3]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莎士比亚研究会 [4]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5]吉林大学
出 处:《中国莎士比亚研究》2022年第2期68-79,共12页
摘 要:《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在其作者克里斯托弗·马洛去世11年后才得以出版,而手稿早已遗失,而且在1604年和1616年出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版本,在其后的修订和再版中编者各持已见。因此在该剧的文本编辑和文学研究中一向争议不断。本文以《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的版本史和版本研究史为例,讨论文艺复兴作品的版本问题,进而探讨20世纪以来的编辑实践中涉及的文本权威性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渗透了西方文本观的变迁,因此《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的版本史衍变反映了文学观及文本观的深刻变化。There is no extant manuscript of The Tragical History of Doctor Faustus.It was first published in 1604,11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ascribed author Christopher Marlowe,and then in 1623 as a different version.Modern editors have based their editions on the two versions in contrastive ways of handling the relative authority of either.This paper looks into the editorial history of The Tragical History of Doctor Faustus and examines debates over issues of early modern texts in terms of authorship and textual authority in the 20th century when theory of textuality experienced drastic changes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in distinct practices of the play's editing.
关 键 词:文艺复兴戏剧 马洛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文本研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106.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