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饿鬼形象及其文化因素探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慧娟 

机构地区:[1]陕西师范大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出  处:《美术大观》2024年第2期32-38,共7页Art Panorama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敦煌壁画外来图像文明属性研究”(项目批准号:20VJXT014);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计划资助(Supported by the Project 111)“长安与丝路文化传播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项目批准号:B1803)阶段性成果。

摘  要:敦煌莫高窟中有一类“饿鬼”图像,作为一种重要的宗教图像符号,表现了世人对福祸因果的重视与处理。在敦煌石窟中,“饿鬼”在地藏与六道像,降魔变,卢舍那法界人中像,“甘露施饿鬼、七宝施贫儿”密教观音像等图像中出现,且通常被描绘为瘦骨嶙峋、身体羸弱、面容憔悴、周身带有火焰的形象,这种形象既有印度佛教的影响,也有敦煌地区汉文化的加工和创新。饿鬼形象的描绘,体现了当时社会佛教思想与传统宗法观念、祭祀传统的融合。

关 键 词:饿鬼 六道 灵魂观念 

分 类 号:K879.4[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J209.2[历史地理—历史学] B948[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