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焕
出 处:《东岳论丛》2024年第3期96-106,共11页DongYue Tribune
基 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启计划”(项目编号:2024QQJH016)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唐代鸳鸯墓志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2CZW019)阶段性成果。
摘 要:昭陵神道碑是唐帝国早期形塑国史的文学制品,寄寓着统治集团的集体记忆与时代情绪,张扬意识形态与话语权力,具体而言:首先是历史书写的文学体制,昭陵神道碑的骈俪藻饰不仅植根文学传统,更接榫官方史观,通过文体探索、史典融贯以实现对当下的阐构;其次是公私互见的叙事策略,戡乱定世与功臣入唐的叙事并轨,凸显、隐没、改窜了史事的细节,彰显文本对现实语境的回应及回护;最后是君臣一体的治世垂范,唐廷撰作了一系列本朝的君臣故事,依托昭陵神道碑景观及文本的宣扬,转化为世俗知信的历史.在上层文学集团的创作序列中考察昭陵神道碑的体用与受容,有助于深化对初唐文学的原生状态及文学史意义的认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5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