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浙江温州1325088
出 处:《中国妇幼保健》2024年第6期1146-1150,共5页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
摘 要:目的 探究超声联合肌电图检查在妊娠相关下腰痛康复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诊断、治疗的妊娠相关下腰痛患者30例为下腰痛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未育女性30例为健康组。通过超声对两组研究对象腹肌收缩、放松状态下厚度进行测量,腹部触诊检查法对两组研究对象腹直肌分离距离进行检测。对比两组研究对象腹肌收缩增厚率,对两组研究对象站立、俯卧、坐姿、后伸、前屈、右侧弯、左侧弯及飞燕式等各体位肌电图RMS值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下腰痛组患者收缩(0.65±0.14)cm、放松(0.33±0.05)cm状态下腹肌厚度均显著低于健康组[收缩(0.81±0.21)cm、放松(0.40±0.06)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72、4.909,均P<0.05)。下腰痛组研究对象脐下3 cm位置(2.78±0.46)cm、肚脐位置(2.95±0.52)cm及脐上3 cm位置(2.89±0.49)cm腹直肌分离距离均显著高于健康组[脐下3 cm位置(1.89±0.25)cm、肚脐位置(1.92±0.31)cm及脐上3 cm位置(1.95±0.28)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11、9.319及9.123,均P<0.05)。下腰痛组患者腹直肌(6.76±1.83)%、腹横肌(12.63±2.33)%、腹外斜肌(7.65±2.08)%及腹内斜肌(10.53±2.11)%收缩增厚率均显著低于健康组[腹直肌(10.65±2.11)%、腹横肌(15.69±2.76)%、腹外斜肌(10.97±2.58)%及腹内斜肌(14.66±2.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28、4.640、5.487及6.647,均P<0.05)。下腰痛组患者各体位肌电图A、B、C、D电极RMS值[A:站立(13.09±0.86)、俯卧(2.38±0.26)、坐姿(3.92±0.24)、后伸(13.12±0.51)、前屈(21.96±2.87)、右侧弯(17.82±2.97)、左侧弯(5.52±0.54)及飞燕式(23.59±2.80);B:站立(13.15±0.82)、俯卧(2.41±0.09)、坐姿(4.26±0.28)、后伸(13.35±1.30)、前屈(22.59±3.22)、右侧弯(3.97±0.21)、左侧弯(17.76±3.02)、飞燕式(23.55±2.78);C:站立(6.11±0.35)、俯卧(2.16±0.17)、坐姿(2.97±0.20)�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0.15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