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武汉化工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80 [2]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3]武汉中和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80
出 处:《建筑安全》2024年第3期4-9,共6页Construction Safet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考虑边坡灾害的矿山环境恢复人地系统耦合机理及模拟”(编号:42071264),“边坡渐进破坏理论体系及应用研究”(编号:41641027);三峡后续工作地质灾害防治项目“蓄水初期通过控制消落期库水位下降速率以小变形提高涉水清坡稳定性的变形控制机理研究项目”(编号:0001212015CC60005)。
摘 要: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分析了我国框架结构中强柱弱梁机制应用和存在问题,总结出其主要问题是梁端超筋、柱梁抗弯承载力比值取值不合理、混凝土楼板抗弯刚度大、材料离散性高等。通过对高等级地震数据收集,整理了10条高等级地震弹塑性时程曲线,根据规范中“强柱弱梁”理念结构受力特性,简化了结构受力模型,研究了柱梁抗弯承载力比值,指出了柱梁抗弯承载力比值与地震强度等级对应关系,提出了柱梁抗弯承载力比值在不同地震等级下的取值建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1.125.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