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廉水杰
机构地区:[1]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出 处:《人文杂志》2024年第3期95-102,共8页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汉末魏晋子书与文学批评研究”(19BZW006)。
摘 要:六朝文学“佳句”频出,与“意象”本于心性的兴感书写密不可分。从曹植到谢朓,诗人的生命兴感成就了千古佳句。诗歌“意象”包含即目所见之“象”及由此“象”引发的“象外之象”,而后者的书写更需要“性灵”。“兰亭”“江南”等六朝赋作“意象”的经典书写,亦源于创作主体心性的自然感发。从“心术”到“隐秀”,是“意象”的经典书写在六朝的美学生成路径,“隐秀”之“秀”有“秀句”“意象”的双重内涵。六朝文学“意象”的经典书写,正在于洞悉“心”的本质特征,发掘创作主体的本真“性情”、显化其“性灵”,并影响到盛唐诗歌的兴感书写及唐宋“句图”的美学批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12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