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文青[1] 颜红艳 黄桂玉[3] 肖林 杨明雪 胡豆 唐小丽[3] WEN Qing;YAN Hongyan;HUANG Guiyu;XIAO Lin;YANG Mingxue;HU Dou;TANG Xiaoli
机构地区:[1]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72 [2]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四川成都610056 [3]四川省肿瘤医院,四川成都610041
出 处:《上海护理》2024年第4期62-64,共3页Shanghai Nursing
基 金:成都市科技局重大课题基金(2021-YF09-00033-SN)。
摘 要:欧洲心脏研究所2018年的一项国家报告显示,随着起搏器、除颤器和再同步心脏植入适应证的扩大,其临床需求日益增加,新植入装置的数量不断上升,同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逐年升高[1]。在众多并发症中,起搏电极导致的心肌穿孔是一种相对罕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0.4%~5.2%[2]。电极错位导致的心肌穿孔是指行永久起搏器置入术时,电极导线误穿透心肌进入心包腔或胸腔,使血管及肺部均具有潜在损伤风险[3]。心肌穿孔根据发生时间可分为急性(术后24 h内发生)、亚急性(术后1~30 d发生)和慢性(术后1个月或以上发生)[4]。心肌穿孔可能导致心包积液、心脏压塞甚至死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