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时期东北话剧的制度型构、文化生产与历史价值  

The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Cultural Production, and Historical Value of Drama in the Northeast Region from 1949 to 195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逄增玉[1] Pang Zengyu

机构地区:[1]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出  处:《当代作家评论》2024年第2期66-74,共9页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百年东北话剧史研究”(21BZW196)研究成果。

摘  要: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黑、吉、辽三省得益于历史的积淀和社会现实,建构形成了一整套与工业基地物质生产体制匹配的话剧生产与传播制度,并取得堪称辉煌的历史成就,是“十七年”话剧领域的重要流派和生力军之一。尽管诸多当代话剧史和文学史著述都对东北话剧有关注和评价,但总体上的认识和评述还可以再深化和拓展,以展示其历史价值和风貌。

关 键 词:东北话剧 话剧史 “十七年”话剧 生产与传播 十七年 生力军 

分 类 号:I207.34[文学—中国文学] J824[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