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涛[1] 赵肖斌 WANG Tao;ZHAO Xiaobin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2400 [2]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人民法院政治处,江苏扬州225200
出 处:《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24年第2期5-16,共12页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Leshan Municipal Committee of CPC
基 金:2022年度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民主话语新秩序建构视角下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向度与限度研究”(项目编号:22ZXYB019)。
摘 要:理解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重要内容的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必须置于马克思主义整体论的体系框架中,从作为马克思主义整体论之方法论的协作理论、利益共同体思想以及历史合力论中获得泽润的知识基础。协作劳动的四种积极效应以及“乐队总指挥”的论述意味着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的运行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协作优越性的发挥;注重个人与集体“共同利益”实现的社会主义“真正共同体”既回答了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的根本实践目标,也耦合了共同富裕的实践方式与内涵要求;力的“平行四边形”以及“合力”的冲突形成则为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的建构提供了具体方法论指导。只有不断调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结构关系、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立足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才能形成推动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发展的巨大合力。
关 键 词:新型举国体制 中国式现代化 制度现代化 协作理论 历史合力论 利益共同体
分 类 号:D61[政治法律—政治学] A81[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8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