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清华[1] 陈子琳 林海峰[1] 顾智炜 唐超凡 柯庆明[1] LI Qinghua;CHEN Zilin;LIN Haifeng;GU Zhiwei;TANG Chaofang;KE Qingming(Putian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Sciences,Putian 351106,Fujian;Putian Seed Station,Putian 351100,Fujian)
机构地区:[1]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莆田351106 [2]福建省莆田市种子站,莆田351100
出 处:《中国种业》2024年第4期45-51,共7页China Seed Industry
基 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农业引导性(重点)项目(2021N0039);莆田市科技计划项目——技术开发与应用(2023NJJ002)。
摘 要:为了给福建省鲜食大豆新品种选育提供多样的品种信息,提高新品种选育效率。以2003-2022年福建省审定的22个鲜食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了品种系谱及农艺性状的演变。结果表明,福建省近20年审定品种的直接亲本注重选用中间材料与育成品种,并以中间材料×中间材料、育成品种×育成品种和育成品种×中间材料(可正反交)3种组配模式为主;台湾地区与浙江品种是目前福建省自主选育品种的主要骨干亲本;随着时间的推移,福建省鲜食大豆审定品种鲜荚产量不断提高,全生育期、株高、茎粗、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和二粒以上标准荚数对增产贡献较大。因此,扩大资源的利用范围,不断创造新的中间材料,拓宽品种选育的遗传基础是福建省鲜食大豆育种的关键;在福建省鲜食大豆育种中,需重点关注影响鲜食大豆产量的生育期、株高、茎粗、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及二粒以上标准荚数等农艺及产量性状,以提高育种效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