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24年第1期58-61,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基 金:军队卫勤保障能力创新与生成专项项目(21WQ028)。
摘 要:目的 建立完善的抗D、抗C和抗G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及鉴别策略,对已产生抗G并且存在产生抗D风险的孕妇注射Rh免疫球蛋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给与证据支持,以预防新生儿溶血病。方法 对不规则抗体鉴定初检为抗D和C阳性的RhD阴性孕妇,根据抗G可与D、 C抗原反应及与C抗原的结合性强于D抗原的特性,从献血员中随机选择ABO同型dCcee悬浮红细胞作为第一次吸收细胞,与待检血清进行吸收放散试验,分别检测其吸收后血清及放散液,以确定待检血清中是否存在抗D、抗G;再随机选择ABO同型DccEE悬浮红细胞作为第二次吸收细胞,与待检血清进行反应,吸收完全后上清液与C+D-红细胞反应以确定待检血清中是否存在抗C。结果 使用两次吸收放散方法,鉴定8例待检标本,结果显示1例标本存在抗D、抗C及抗G;2例标本存在抗D及抗G;2例标本存在抗C及抗G;3例标本经吸收放散试验鉴定为存在抗D及抗C。结论 通过两次吸收放散试验,即可有效区分抗D、抗C及抗G,这有利于更好的管理RhD阴性孕妇妊娠期间的同种免疫反应,并有助于产前有针对性地注射Rh免疫球蛋白,有效预防Rh阴性胎儿新生儿溶血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