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安徽省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安徽阜阳236000
出 处:《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第7期46-49,共4页China's Naturopathy
基 金:2019年度阜阳市卫生健康委科研课题(2019-85)。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子宫体积对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病(AM)痛经患者的疗效。方法:分析寒凝血瘀型AM痛经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前患者子宫体积大小将其分为A(子宫体积56~<90cm3)、B(子宫体积90~<130cm3)、C(子宫体积≥130cm3)3组,A组54例,B组43例,C组33例。3组患者均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内服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痛经、排便痛、深部性交痛、慢性盆腔痛等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后,A、B组患者痛经、排便痛、深部性交痛、慢性盆腔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痛经、排便痛、深部性交痛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盆腔痛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为94.44%(51/54),B组总有效率为95.35%(41/43),C组总有效率为66.67%(22/33),C组总有效率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能有效缓解寒凝血瘀型AM患者的痛经症状,但当患者的子宫体积过大,尤其是≥130cm3时,疗效明显降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