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苏露锋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廉政瞭望》2024年第7期66-66,共1页
摘 要:在古代汉语中,货与币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货是货物,币是钱。货币一词首次出现在《后汉书》中,当时的人们就已经发现,货与币如同天平的两侧,必须保持平衡。用现代的话说,货币的发行,必须与经济发展相匹配。但古代一些统治者似乎不明此理,把通货膨胀当作摆脱财政困境、掠夺百姓的惯用手段。历代政府贬值货币花样百出。在金属货币时代,官府先用减重的方法铸小钱,再用变相的方法铸大钱。宋代以后出现了纸币,由于纸币的面值可任由官府规定,伸缩无限,其膨胀程度较之金属铸币,有过之而无不及。纸币的通货膨胀有两种形式:一是不停地发钞,一直膨胀下去,如明代的大明宝钞;二是一面膨胀,一面改发新钞,如宋代的会子和元代的宝钞。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