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的陷阱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苏露锋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廉政瞭望》2024年第7期66-66,共1页

摘  要:在古代汉语中,货与币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货是货物,币是钱。货币一词首次出现在《后汉书》中,当时的人们就已经发现,货与币如同天平的两侧,必须保持平衡。用现代的话说,货币的发行,必须与经济发展相匹配。但古代一些统治者似乎不明此理,把通货膨胀当作摆脱财政困境、掠夺百姓的惯用手段。历代政府贬值货币花样百出。在金属货币时代,官府先用减重的方法铸小钱,再用变相的方法铸大钱。宋代以后出现了纸币,由于纸币的面值可任由官府规定,伸缩无限,其膨胀程度较之金属铸币,有过之而无不及。纸币的通货膨胀有两种形式:一是不停地发钞,一直膨胀下去,如明代的大明宝钞;二是一面膨胀,一面改发新钞,如宋代的会子和元代的宝钞。

关 键 词:财政困境 金属货币 宝钞 《后汉书》 纸币 通货膨胀 历代政府 惯用手段 

分 类 号:F82[经济管理—财政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