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白军鹏[1] BAI Jun-peng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
出 处:《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4年第2期1-7,共7页Journal of Ancient Books Collation and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汉至唐朝出土文献汉语用字研究”(21&ZD295);“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实施计划(2021-2025)研究项目“秦汉简帛古书异文整理与研究”(G391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苍颉篇》作为一部字书,学者们对其使用通假字及以通假的方式进行词义解读方面有所关注。通过异文间的比勘可以确定有些版本的《苍颉篇》确实存在使用通假字的情况。不过由于目前所见均为汉代写本,尚无法据此判断李斯等人所作的原本《苍颉篇》也大量使用通假字。本文认为作为“书同文”的重要标尺,秦本《苍颉篇》应是尽量使用本字的。对于一些所谓的通假字,通过考察可以发现其实都是其在书写时代的通常写法。在此认识的基础上,“破读”《苍颉篇》中所谓的“通假字”要格外谨慎,而紧密联系秦汉时代的用字习惯对《苍颉篇》词义进行解读则是十分重要的方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2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