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曲草遗传毒性及亚急性毒性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林蔚[1] 郑丽红[1] 黄佳宁[1] 黄宗锈[1] 

机构地区:[1]福建省人兽共患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福州350012

出  处:《毒理学杂志》2024年第1期78-84,共7页Journal of Toxicology

基  金:福建省卫生健康科技计划项目(2021CXA022);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2019Y2001)。

摘  要:鼠曲草PseudoPseudognaphalium affine (D.Don)Anderberg(《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又名鼠麴草、佛耳草、清明菜(江苏)和波波草(福建)等,属菊花科鼠曲草属植物,以野生为主,一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以南各省区,富含黄酮苷、挥发油、生物碱、甾醇、维生素及钙、铜、钾等微量元素。全草入药,其性味甘、平,具有抗氧化、抑菌抗炎、止咳祛痰和保肝等作用^([1-2])。每年清明前后,民间采摘其嫩茎叶.

关 键 词:鼠曲草 遗传毒性 亚急性毒性 

分 类 号:R994.4[医药卫生—毒理学] R114[医药卫生—药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