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嘉树 Li Jiashu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2024年第1期17-22,共6页
基 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改革开放史的教学研究”(2023xjyxm080);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sztsjh-2023-8-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农村经历了一场历史性巨变。人民公社化运动以来困于土地、集体劳动的数亿农民,在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激励下,个人利益获得了一定保障,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同时获得了相当大的生产权益。对农村改革的伟大意义,各界人士已取得高度共识。有关农村改革史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这亦对新的研究提出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向纵深方向推进农村改革史研究,除沿用历史学的实证研究法外,还要借鉴多学科的理论资源。其中,政治学的创新扩散理论为探索农村改革之缘起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关 键 词:人民公社化运动 集体劳动 创新扩散理论 包产到户 实证研究法 历史性巨变 纵深方向 高度共识
分 类 号:D422.6[政治法律—政治学] F321[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1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