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影像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20 [2]青岛市中心医院影像科,山东青岛266042 [3]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20
出 处:《大医生》2024年第6期132-134,共3页Doctor
基 金:牡丹江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编号:HT2022NS067)。
摘 要:目的分析结核性腹膜炎(TBP)和癌性腹膜炎(CP)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12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8例腹膜弥漫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TBP组(38例)和CP组(60例)。所有患者均行MS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MSCT影像学特征,包括腹水情况、腹膜内淋巴结改变、肠系膜改变、大网膜改变及壁层腹膜改变情况。结果TBP组患者腹水量为少量及中量、腹水密度>20Hu占比高于CP组(均P<0.05)。两组患者各项腹膜内淋巴结改变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肠系膜改变中伴结节影及伴结节、块影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BP组患者肠系膜改变中未见异常占比低于CP组,污迹样改变占比高于CP组(均P<0.05)。TBP组患者大网膜改变中污迹样增厚伴小结节占比高于CP组,污迹样增厚伴大结节及块、饼状增厚占比低于CP组(均P<0.05)。两组患者壁层腹膜改变中宽带样增厚及结节、块状增厚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BP组患者壁层腹膜改变中未见异常占比低于CP组,均匀增厚占比高于CP组(均P<0.05)。结论MSCT图像中腹水量、腹水密度、肠系膜改变、大网膜改变和壁层腹膜改变均可作为TBP和CP的鉴别特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