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炜华 黄珩 Wu Weihua;Huang Heng
机构地区:[1]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出版学院 [2]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 处:《艺术评论》2024年第3期139-148,共10页Arts Criticism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以融合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项目编号:23VMZ010);中国传媒大学“中华文化记忆的创意传播与数字出版研究”(项目编号:CUC23WH004)的阶段成果。
摘 要:农民画是生长于中国乡村文化和民间想象的绘画艺术,呈现着具有中国特色的乡野符号与民俗语言,书写着农民与国家、地方、社会、市场的多元互动关系。通过视觉人类学的方法论路径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振兴话语,将农民画置于新农村、新文化的时代背景下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农民画在三重维度上实现了乡村振兴主题的视觉呈现与“乡村性”理论本土化的突破:一是内容维度,农民画完成了对乡村生活场景和乡村振兴时代图景的诗性铭写;二是呈现维度,农民画分别在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三个层面完成了视觉展演的空间流动,超越了传统城乡对立的理论预设;三是传播维度,农民画借助数字技术载体与网络传播平台,拓展媒介的边界,完成跨媒介的视觉叙事,将乡村性的本土视觉符号表达与乡村振兴的时代命题多模态、沉浸化地带给观众,实现了良好的视觉传播效果。同时,农民画在创作主体、产业收入和网络传播三方面的困境,呼唤加强政策引导,以吸引更多研究者的加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7.21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