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何之:李斛与20世纪中国绘画的现代转型”展览座谈会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罗世平 李蓉 田黎明 纪连彬 戴顺智 

机构地区:[1]中国画学会 [2]不详 [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出  处:《国画家》2024年第1期2-11,共10页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er

摘  要:2023年4月,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了“将何之:李斛与20世纪中国绘画的现代转型”特展。该展览透过第一代中国画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李斛的150余幅绘画作品,回顾了在20世纪下半叶,李斛努力探索中国绘画“现代转型”的艰辛之路,呈现了李斛为中国绘画“东西兼程、中西合璧”现代转型所做出的贡献。李斛(1919-1975),原名李心源,号柏风,四川大竹人。1933年考入当时的四川省立成都师范学校,1942年至1946年就读于重庆中央大学艺术系,师从徐悲鸿、黄显之、吕斯百、傅抱石、谢稚柳、李瑞年等先生。1948年底,应徐悲鸿之邀,李斛从重庆来到北平(北京),先在清华大学营建系任教,1951年调至中央美术学院任讲师,1962年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科主任。在短暂的56年人生里,李斛的艺术创作视野随着南北地域的迁移、中国社会革命以及中国绘画的现代转型不断发生变化。

关 键 词:中央美术学院 国画系 傅抱石 吕斯百 艺术博物馆 美术教育家 创作视野 谢稚柳 

分 类 号:J20[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