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敏[1] WANG Min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法学院
出 处:《青海社会科学》2023年第6期21-29,共9页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新时期黄河保护地方立法协作的目标定位与路径建构”(SDCX-RS-202303001);青岛市博士后资助项目“我国流域保护地方立法协同研究”(QDBSH20230102071)。
摘 要:建好用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需要作出立法回应,而合理定位其功能是立法的基础与前提。就功能来看,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弘扬的关键载体、黄河文化指导黄河治理实践的重要场所、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示范区域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窗口。据此,在国家层面,应当由国务院制定“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条例”,由其作为实施性配套立法来细化落实《黄河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凸显黄河文化保护立法的体系性;作为专门立法,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建立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管理的规则体系;发挥创新功能引领国家文化公园立法,促进我国文化传承立法从“平面”向“立体”拓展。在地方层面,应根据现实需要制定各个国家文化公园的管理办法,为复杂多样的黄河文化保护提供差异化、针对性的制度保障。
关 键 词:黄河国家文化公园 黄河保护法 黄河文化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条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