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耳颗粒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Observation of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uaier Granules in the Treatment of 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瑶 刘舒雷 赵丹 龚婕 刘清 刘丽芳[1] ZHOU Yao;LIU Shulei;ZHAO Dan;GONG Jie;LIU Qing;LIU Lifang

机构地区:[1]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沙410021

出  处:《江西中医药》2024年第4期49-53,共5页Jiang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湖北陈孝平科技发展基金会专项(CXPJJH119000002-031)。

摘  要:目的:探究槐耳颗粒(HR)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2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科门诊就诊的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GLM患者,治疗方案为槐耳颗粒(20 g/次,3次/d)冲服,治疗时间为6个月。比较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后的肿块大小、乳房疼痛评分、脓肿范围、皮色改变范围,比较患者血液标本中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等免疫炎症指标的变化,评估临床疗效;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评估安全性;6个月后,统计复发率。结果:纳入的60例患者中,脱落2例,剔除1例。与治疗前比较,槐耳颗粒治疗3个月后及治疗6个月后彩超下测量的乳腺肿块直径、体表肿块体积缩小,乳腺疼痛评分、症状总积分减少,患者血液标本中的WBC、NEUT、CRP、IL-2的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槐耳颗粒治疗6个月后患者血清中IL-4表达水平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3个月后比较,治疗6个月后的乳房疼痛评分和体表肿块、脓肿范围、皮色改变范围评分以及症状总积分明显降低,患者血液中WBC、NEUT、CRP、IL-2的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槐耳颗粒治疗GLM临床疗效确切,用药安全性较高。

关 键 词:槐耳颗粒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临床观察 

分 类 号:R273[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