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解洪兴 李想 XIE Hongxing;LI Xiang
机构地区:[1]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哈尔滨150025
出 处:《学理论》2024年第2期74-76,共3页Theory Research
基 金: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古典学与中国早期文学的历史格局研究”(20&ZD263)。
摘 要:春秋时期,郑国的反霸权外交体现在灵活周旋于大国之间的“秋千外交”以及子产执政时期相对强硬的外交。鲁国发挥礼乐优势,形成以王命、以礼反霸权外交模式。宋国通过强硬对抗大国反霸权外交并发起两次弭兵之会。战国时期,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以合纵伐秦,以弱国合纵的方式反霸权外交;面对秦国恃强凌弱,赵国外交家蔺相如不卑不亢,在“完璧归赵”与渑池会盟中展现了弱国保持气节的反霸权外交。战国反霸权外交继承了春秋反霸权外交中不畏强权、维护国家利益与尊严的精神,更为显著的是创新与区别,反霸权外交策略由以礼义为主变为以利益为主,在反霸权外交辞令上由行人赋诗到策士寓言,言辞由委婉变为雄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