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反霸权外交比较研究  

Comparison of Anti-Hegemony Diplomacy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解洪兴 李想 XIE Hongxing;LI Xiang

机构地区:[1]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哈尔滨150025

出  处:《学理论》2024年第2期74-76,共3页Theory Research

基  金: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古典学与中国早期文学的历史格局研究”(20&ZD263)。

摘  要:春秋时期,郑国的反霸权外交体现在灵活周旋于大国之间的“秋千外交”以及子产执政时期相对强硬的外交。鲁国发挥礼乐优势,形成以王命、以礼反霸权外交模式。宋国通过强硬对抗大国反霸权外交并发起两次弭兵之会。战国时期,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以合纵伐秦,以弱国合纵的方式反霸权外交;面对秦国恃强凌弱,赵国外交家蔺相如不卑不亢,在“完璧归赵”与渑池会盟中展现了弱国保持气节的反霸权外交。战国反霸权外交继承了春秋反霸权外交中不畏强权、维护国家利益与尊严的精神,更为显著的是创新与区别,反霸权外交策略由以礼义为主变为以利益为主,在反霸权外交辞令上由行人赋诗到策士寓言,言辞由委婉变为雄辩。

关 键 词:春秋 战国 反霸权 外交 《左传》 

分 类 号:K23[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