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霍力 Huo Li(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Targeted Diagnosis and Therapy in Nuclear Medicine,Beijing 100730,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核医学分子靶向诊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730
出 处:《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24年第4期193-195,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
摘 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本刊开始登载脑血流灌注显像在癫痫中应用的文章[1,2,3,4,5],1996年李家敏等[6]在本刊发表的《^(18)F-FDG PET在癫痫灶定位诊断中的初步应用》一文,标志着我国对癫痫的定位诊断已经由单光子显像进入到正电子显像阶段。我国著名核医学专家林祥通教授还特别在该文后进行了述评:《重视癫痫灶定位诊断中各种神经影像学技术的比较研究》[7]。30多年来,伴随着核医学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以及不断涌现的各种放射性药物,脑血流灌注显像、FDG PET/CT显像及PET/MR显像等核医学影像新技术在癫痫领域的探索和研究成为我国神经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比较研究发展到与其他神经影像学技术联合促进癫痫诊治水平的提高,得到临床的广泛认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8.10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