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体记忆建构——以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为例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邵兰慧 孙卫华[1] 

机构地区:[1]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  处:《海河传媒》2024年第1期17-20,共4页Haihe Media

基  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新时代中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实践变迁与价值审思”的阶段性成果,[编号:TJXC22-004]。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要充分挖掘与创新使之永葆活力焕发新生机。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通过拟人化的叙事策略、符号化的视觉凸显、仪式化的媒介展演建构起新型“记忆之场”,通过情感的转让与符号的连接,成功实现集体记忆的唤醒与共建,国家与民族共识的聚合与巩固。它对个体创作者在全新的技术语境下,何以通过媒介实践书写集体记忆、凝聚社会和文化共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关 键 词:集体记忆 《逃出大英博物馆》 仪式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G122[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