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京军[1] 张焱蓝 彭一凡 CHANG Jingjun;ZHANG Yanlan;PENG Yifan
出 处:《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02-112,共11页Journal of Jiangh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国家一般项目“新时代大学生学业获得感测评、生成机制及提升策略研究”(BIA220054)。
摘 要:以往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知的研究大都是将之视为一个整体,然后从整体出发再基于问卷进行主观报道,然而这种研究既难以回避社会赞许效应也无法深入剖析关键部分。实际上,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解深度和广度可由其心理词典中与其存在密切联系的概念表征来表示。以词汇联想法对1631名大学生进行测试,根据词频和共现网络分析的结果来看,大学生对“政治”“文化”“民生”的认知具有一定的丰富性和普遍性,但在“经济”“教育”等概念表征上却具有较为严重的片面化、浅表化问题,这表明当前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仍然是不明确的。另外,当代大学生“心中”存有意识形态领域的“热词”。提示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一方面要注意把握整体和突出重点的统一,加强认知的全面性;另一方面要注意理论性和现实性的统一,加强认知的深刻性。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