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慧[1] 王艺霏 Yang Hui;Wang Yifei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社会学院 [2]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出 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4年第1期43-55,共13页Studies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学视阈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与历史逻辑研究”(项目编号:23&ZD17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数字社会中技术操纵道德主体的负面倾向渐显,个体主观性层面通过感受到的责任意识建构出的道德空间呈现为碎片化的图景。究其原因,数字社会中以程序理性、微型理性以及工具理性为表现形式的技术理性,通过限制个体道德本真情感生发、否定人际关联的道德意义直至形成普遍化的道德漠视三个维度对道德空间进行着拆解。对数字社会中的道德空间进行重构需要沿循自我至他者并通过交互关系引向集体选择的方向拓展边界,在自觉体认与行动践履道德责任以构建道德自我的基础上,经由人与技术共生共在之关系的再建,倡导道德与技术相向而行的集体道德行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