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行超
机构地区:[1]文艺报社
出 处:《文艺争鸣》2024年第2期151-155,共5页
摘 要:对一部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实在是一个极其个人化的问题。但总有一些共识性的前提令我们有法可循,例如,将一部作品置于其所出现的时代背景之中进行理解,应该是评论者对历史与对文学的基本尊重。一方面,有的作品可以穿越时代,对过去、当下乃至未来都构成了意义;有的作品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却不吝为一面珍贵的历史的镜子。另一方面,对一部作品的理解与评价,很大程度上也受到评论者所置身社会、历史现实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今天重读作家史铁生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会令我们收获全新的启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