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广辉[1] 邓因 Zhang Guanghui;Deng Yin
出 处:《农村经济》2024年第3期1-15,共15页Rural Econom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乡村振兴视角下城乡要素融合路径和实现机制研究”(编号:18CJL019);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农地‘三权分置’改革促进辽宁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编号:L23ZD048)的研究成果。
摘 要:从发展性、分配性、保障性及可持续性四个维度构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及空间收敛模型分析2010-2021年间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的区域差异、动态演进及空间收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期间内全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呈现出多个特征。一是我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整体水平偏低,但呈波动上升趋势,三大区域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梯度分布格局。二是区域间差异始终是导致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总体差异的首要原因,西部内部差异明显高于东部及中部地区,且东—西部的区域间差异最大。三是全国及三大区域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存在不同的空间极化特征和分布延展性,东部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两级分化现象。四是除中部地区具有发散特征外,全国及东、西部地区都呈明显的σ收敛趋势。全国及三大区域均存在绝对和条件β收敛,在条件β收敛下,全国及中部地区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东部及西部地区则相反,区域内存在虹吸效应。此外,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财政支农、贸易开放度等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显著异质性。由此,必须深入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模式,精准施策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