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江山市气象局,浙江江山324100 [2]浙江省气象台,浙江杭州310057
出 处:《浙江气象》2024年第1期1-5,共5页Journal of Zhejiang Meteorology
摘 要:利用浙江省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FNL1°×1°网格点逐6h再分析资料,对2021年6月30日(简称“6·30”过程)、2022年6月20日(简称“6·20”过程)两次梅汛期暴雨过程的主要环流系统、水汽输送、动力机制、等熵位涡等进行了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降水落区相似,暴雨中心在浙西地区,但“6·20”过程暴雨区范围更广、暴雨中心雨量更大、小时雨强更强。(2)两次过程类型都属于低涡切变型,低层都有西南急流,浙西南处于急流轴顶端,但“6·20”过程的动力抬升条件更好,低涡发展高度更高、强度更强,西南急流更强,中低层上升运动和近地面辐合也更强。(3)两次过程均有较好的水汽输送条件,但“6·20”过程的水汽通量极值更大,且各层极值位置更为一致,中低层水汽辐合、中高层水汽辐散均更为明显。(4)“6·20”过程的中低层上升运动和近地面辐合更强。(5)两次过程在中低层(315K)和高层(345K)等熵面上均有一定的高值区,“6·20”过程中低层等熵位涡高值区范围更大、强度更强,高层等熵位涡高值区更靠近浙江省,且在两个层次的等面上均有明显的冷空气下滑和风速辐合,因此“6·20”过程雨量和小时雨强极值更大。
分 类 号:P458.121.1[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16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