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邓凯 Deng Kai
出 处:《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3年第2期111-127,共17页Journal of Historical Theory and Historiography
摘 要:黄光升《昭代典则》与雷礼《皇明大政纪》是两部异同相形的纲目体明史。二书体裁相同、断限相近、史源相仿,但撰述特点大相径庭。《典则》讲正统,详载有关纲常、礼制的史实,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标准评史论人,是承担了“明理”职责的义理史学史著。《大政纪》注重“纪实”,大量记载名臣硕辅的事迹行实,根据历史实际就史实本身展开评述,不为旧的正统观与伦理观所限,是直面作者本心良知的“心性史学”著作。二书异同的形成并非偶然。面对嘉靖以后严峻的社会危机与多样的思想氛围,经历相似的黄光升和雷礼在投身当代史编纂时,分别受到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的影响,最终造就了《典则》与《大政纪》的“貌同心异”。通过对二书的比较研究,可以窥见明代义理史学在时代的变化和推动下呈现的裂变轨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