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杂剧评点的形式、思维及精神写照  

The Forms,Thoughts and Spirits of Commentary on Zaju? Opera in the Qing Dynast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玉梅 Zhang Yumei

机构地区:[1]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四川戏剧》2024年第1期30-34,共5页Sichuan Drama

基  金: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明清戏曲评点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8ZDA252);2021年西华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明代戏曲插图的情节类型研究”(项目编号:21E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清代杂剧评点本数量众多,评点形式不拘一格,既有眉批、夹批、尾批等,也有借鉴于金评《西厢记》的序、读法、回前评和节评,并创造出独特的追评。受诗歌传统的影响,清代杂剧评点还多引诗词,使用意象化语言,在“文曲互通”观念的影响下讲求文法,重视题面。评点者与剧作家多为亲友关系,评点既流露出对剧作家的知己之情,也是评点者的自我观照。清代杂剧评点由剧推人,讽喻小人,表现了教化劝世的文人理想,反映了文人的精神寓托。

关 键 词:清代杂剧 戏曲评点 文曲互通 文人理想 

分 类 号:I207.37[文学—中国文学] K249[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