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小说二体之辨发覆——兼谈桐城派小说观  

Uncovering the Discrimination of the Two Styles of Classical Chinese Novels:On the Novel Concept of Tongcheng School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郝敬[1] Hao Jing

机构地区:[1]安徽大学文学院

出  处:《明清小说研究》2024年第2期183-204,共22页Journal of Ming-Qing Fiction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宋元小说学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9BZW047)阶段性成果。

摘  要:由于虚构性叙事的不断成熟与受众优势,中国古代小说创作在唐宋以后分为两支:一支为严守汉唐小说说理性质的传统小说;一支以魏晋杂传、唐传奇为切入点,形成以虚构性叙事为主要特征的通俗小说。明清以后,通俗小说渐成大势,传统小说日趋衰落。蒲松龄《聊斋志异》吸收传奇之虚构性叙事技巧以创新传统小说,传统小说宗旨愈发背离与泛化,而纪的《阅微草堂笔记》严守旧法,力图回归,遂有二体之辨。桐城派古文创作崇尚雅洁,故肯定史传叙事及纪实的传统小说叙事,否定虚构性小说叙事。同时,桐城派以古文改造传统小说和叙事小说,在这两个领域产生了如许奉恩《里乘》、林经翻译欧美小说作品等代表成果。

关 键 词:二体之辨 小说观 叙事 虚构 

分 类 号:I207.41[文学—中国文学] H059[语言文字—语言学] I04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