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建国[1,2] 饶馨 牟林[1] 崔肖辉[1] 李鑫 罗辉 刘培学[2] Li J;Rao X;Mu L;Cui X;Li X;Luo H;Liu P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南京210008 [2]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南京211135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4年第4期1211-1243,共33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编号:2019QZKK07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372019、41888101、41872004、42272027、42288201、42172028);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编号:XDB26000000、XDA2007020203)资助。
摘 要:侏罗纪是青藏高原构造演化的重要阶段,它结束了古特提斯构造演化,即将迎来印度板块的向北漂移和新特提斯的消减.地层时代是地质历史重建的基础.本文对近年来所取得的一些地层学、古生物新发现和新进展进行了综合和梳理,为青藏高原侏罗系建立了一个新的多重地层划分对比和时代框架.该框架包括巴颜喀拉、羌塘、拉萨-冈底斯和藏南喜马拉雅四个分区.其中,综合生物地层框架得到了很大的补充和细化,包括了一系列在青藏高原侏罗系中常见并在国际侏罗系划分对比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化石门类,如海相的菊石、双壳、腕足、放射虫、有孔虫和沟鞭藻以及陆相的孢子花粉和轮藻等.通过菊石标准分子或特征属种,建立了该生物地层框架与国际地层委员会2020年侏罗纪地质年表(GTS 2020)的标准分带的对比.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青藏高原主要区块间侏罗系的横向对比.生物群对比揭示,侏罗纪时拉萨-冈底斯区与羌塘区的关系比与藏南喜马拉雅更紧密,它们总体属于东特提斯洋北缘海区同一个特征相似的生物地理区系,不太支持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特提斯是弧后小盆地的观点.综合地层、生物和沉积特征,研究认为,班公湖-怒江特提斯在晚三叠世开始张裂,可能在早侏罗世晚期已有初始洋壳增生形成;中侏罗世晚期班公湖-怒江洋发展至顶峰,随后开始收缩,羌塘地块向南俯冲与拉萨-冈底斯地块发生碰撞和拼合.
关 键 词:生物地层 年代地层 特提斯 雅鲁藏布缝合带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分 类 号:Q911[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34.52[生物学—古生物学] P535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6.23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