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敬[1]
机构地区:[1]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出 处:《新闻记者》2024年第3期68-82,共15页Shanghai Journalism Review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非物质劳动’、符号实践与传播学主体理论构建研究”(项目号:20BXW05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网络事件的研究需要在技术更新的时代背景下完成理论视野和方法论上的更新,网络事件无论是否从线上延伸到线下,都是社会生成进程的组成部分,它是每一次作为整体的运动,而不是某个静态的、单独的事件“点”。行动者网络理论(ANT)正是这样一种运动的视野,本文选取2022年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画事件,以ANT的方法探查其内部运动轨迹以及作为“运动结果”的社会生成。在运动观视野下,插画事件不再是某一起舆论热点事件,而是一场历时8年之久,从文化审美开始的、经历多个阶段的变形和转义的一场漫长的“运动”进程。在此进程中,没有抽象、整体性的“情感”或某种“主义”神秘推动事件,只有可探明轨迹的转义行动的具体进程,大众可以不需要作为“领袖”的精英,而是主动、策略地“征召”大V。ANT方法把抽象的“情感”落实为具体的、可描绘的运动部署与策略,通过一次次的“转义”机制实践了事件运动过程“成功”与“失败”的每一次节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71.161